研学旅行的基本概念

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教育、旅行和实践活动的新型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是一种旨在通过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并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体验的教育活动。它通常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来组织。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还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研学旅行通常涉及以下特点:
1. 知识性:学生在旅行中学习与学科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2. 能力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认知与思维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社会参与与合作能力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旅行活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4.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基地和供应商共同参与,设计出既符合学生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课程。同时,研学旅行也应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