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在什么山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
乐山大佛,全名乐山大佛石窟,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是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这座佛像的建造始于唐代,历时约90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凌云山,原名灵鹫山,因山势高耸,峰峦叠嶂,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灵鹫而得名。山势陡峭,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乐山大佛就坐落在这座山的山壁上,佛像高71米,肩宽24米,耳长7米,头顶有发髻1051个,眼睛为2.2米宽,脚面可围坐百余人。
乐山大佛的建造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据传,唐代宗室李氏在岷江边游玩时,看到江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镇住江水,消灾解难,唐代海通和尚发愿在凌云山上开凿佛像。在他的倡导下,工匠们历经数十年艰辛,终于完成了这座宏伟的佛像。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座宗教艺术瑰宝,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佛像的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表情慈祥,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乐山大佛的建造也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乐山大佛的周边,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景点和传说,如佛脚码头、海通寺、三江口等。这些景点和传说丰富了乐山大佛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一处集自然景观、宗教文化、历史遗迹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乐山大佛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研究乐山大佛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乐山大佛的辉煌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