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转子动平衡精度的因素

转子动平衡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转子动不平衡的大小和位置、转子本身的重量、尺寸、温度、转速、工作中心、几何形状以及动平衡机的精度等。
转子动平衡精度是保证旋转机械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以下是对影响转子动平衡精度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1. 转子动不平衡的大小和位置:转子的不平衡量越大,产生的振动速度和振动幅值也越大,这对动平衡精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试验前,需要检查转子不平衡量及其位置,以确定平衡质量所在位置。
2. 转子本身的重量:转子重量不均匀会导致振动速度变化,因此试验前需将转子重心调正。
3. 转子大小:转子尺寸的变化会影响其不平衡量,因此试验前需将转子尺寸调正。
4. 温度:高温会导致转子热膨胀变形,增加不平衡量,因此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5. 转速:转速增大时,转子不平衡质量增加,振动速度下降;转速减小时,情况相反。
6. 转子工作中心:转子工作中心与平衡质量位置不一致会导致振动速度变化。
7. 转子的几何形状:转子的几何形状会影响动平衡试验结果。
8. 动平衡机精度:动平衡机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转子的平衡质量,包括转子的动平衡机自身的因素、测量系统的因素等。
9. 工件自身因素:工件支承处轴颈的圆度、表面粗糙度、刚度、未固定零件的移动或松动等都会影响转子动平衡精度。
10. 其他外部因素:如电网波动、支承架滚轮与转子轴颈直径相近产生的拍频干扰、工艺芯轴的不平衡或安装误差等。
综上,要保证转子动平衡精度,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