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中工业废水污水监测标准是什么

工业废水污水监测标准主要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工业废水污水监测是保障水环境质量、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工业废水污水的监测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项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该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分类标准、监测指标和方法。根据地表水功能的不同,将地表水分为五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用途的水域。工业废水排放通常涉及地表水功能二类和三类,即适用于农业用水、渔业用水和景观用水。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该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水排放的综合性要求,包括排放浓度限值、排放总量限值、监测方法等。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工业废水的排放,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无机污染物等。
3. 《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该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具体限值和监测方法。针对不同的行业和污染物,该标准设定了不同的排放限值。
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该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的标准值和监测方法。由于工业废水可能渗漏或污染地下水,该标准对于地下水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工业废水污水的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如铅、镉、汞等)等。
排放浓度限值:根据不同污染物和行业,规定了排放浓度限值。例如,COD排放浓度限值分为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一级标准较为严格。
排放总量限值:针对某些污染物,如COD、氨氮等,规定了排放总量限值,以控制工业废水的整体排放量。
监测频率:根据污染物性质和排放标准,规定了监测频率,如每日监测、每月监测等。
监测方法: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如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工业废水污水监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