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类会计科目有哪些

事业单位经济类会计科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结余分配等。
事业单位的经济类会计科目涵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会计科目:
1. 收入类科目:
财政拨款收入:记录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获得的资金。
事业收入:记录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记录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记录附属单位按照规定上缴的收入。
其他收入:记录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其他各项收入。
2. 支出类科目:
事业支出:记录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的支出。
经营支出:记录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的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记录对附属单位进行的各项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记录除上述支出以外的其他各项支出。
3. 结余类科目:
结余分配:记录事业单位年度终了结余的分配情况。
4. 资产类科目:
固定资产:记录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等。
流动资产:记录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5. 负债类科目:
应付账款:记录事业单位应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长期借款:记录事业单位长期借款的情况。
这些科目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有助于事业单位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