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什么情况停发绩效工资金呢

职工在未达成绩效目标、出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如工伤等)时,可能停发绩效工资。
在职场中,绩效工资是员工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员工的绩效表现挂钩。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停发绩效工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1. 未达成绩效目标:如果员工在考核周期内未达到既定的绩效目标,用人单位可能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决定停发或降低绩效工资。
2. 严重违规违纪:员工如果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等,用人单位可能会暂停发放绩效工资。
3. 损害公司利益:如果员工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如泄露公司机密、造成经济损失等,公司可能会停发绩效工资。
4. 经济困难:在特殊情况下,如公司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用人单位可能会暂停发放绩效工资,以缓解财务压力。
5. 项目终止或调整:对于参与特定项目或任务的员工,如果项目因故终止或调整,相关项目的绩效工资可能会被暂停发放。
需要注意的是,停发绩效工资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的前提下进行。用人单位应提前与员工沟通,并明确停发绩效工资的具体原因、时间和补发计划。此外,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确保工资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