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为什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河西走廊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原因主要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有关。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是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尽管地处内陆干旱区,但河西走廊的降水量却超过了400毫米,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1. 地形影响:河西走廊东西走向,两侧是高大的祁连山脉和龙首山,这些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起到阻挡作用。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时,被迫上升,形成云层并降下降水。因此,山脉的抬升作用使得河西走廊成为了一个相对湿润的区域。
2. 海陆位置:河西走廊靠近海洋,距离太平洋较近。太平洋上的湿润气流在吹向内陆时,由于受到山脉的阻挡,部分气流会停留在河西走廊,带来一定的降水。
3. 季风影响:河西走廊位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内。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会增强,带来较多的降水。虽然降水量不大,但足以使河西走廊的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
4. 地表水系:河西走廊内有众多河流,如黄河、黑河等,这些河流为区域提供了水源,有助于维持植被的生长,进一步增加了降水量。
综上所述,河西走廊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使得河西走廊在干旱的内陆环境中成为了一个相对湿润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