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而取义者也出处

26佛说要宠我时间:2024-07-04

舍生而取义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对于“义”与“生”之间关系的一种阐述。孟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一种道德观念,即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应该选择坚持正义,即使这意味着牺牲自己的生命。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要通过教育和修养,人就可以实现道德的完善。在《告子上》这一篇中,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告子讨论了“义”与“利”的关系。

在孟子看来,义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而利则是外在的诱惑。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义,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在《告子上》中,告子提出了一个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应该舍弃生命而追求正义。

孟子的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在孟子的眼中,义是高于生命的,因为正义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一个人如果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励了许多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坚守道德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违背正义。在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和普通人都以这句话为座右铭,他们的事迹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正义,不因个人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这种精神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是孟子对于道德观念的一种深刻阐述,它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关注正义,坚守道德原则。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