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的含义及种类

审计程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恰当审计意见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
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审计人员从计划阶段到实施阶段再到完成阶段的整个审计过程。审计程序旨在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有效地收集和评估审计证据,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信息进行准确评价。
审计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风险评估程序:这是审计程序的第一步,旨在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常用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分析程序。
2. 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会通过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等方式来测试内部控制。
3.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旨在获取直接证据,以支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结论。实质性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函证、重新计算和分析程序。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计程序:
检查记录或文件:审计人员会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议记录等文件,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检查有形资产:审计人员会检查存货、现金、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以验证其存在性和计价。
观察:审计人员会观察被审计单位内部人员的活动,如存货盘点,以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询问:审计人员会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询问相关人员,以获取必要的信息。
函证:审计人员会向第三方发送询证函,如银行或债务人,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的确认。
重新计算:审计人员会重新计算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以验证其准确性。
重新执行:审计人员会重新执行被审计单位的部分内部控制程序,以评估其有效性。
分析程序:审计人员会分析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通过这些审计程序,审计人员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