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怎么算

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企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加计抵减。
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增值税优惠政策之一,旨在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根据我国相关税收政策,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这通常包括企业购买货物、接受服务等业务活动中支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只有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进项税额才能用于抵减销项税额。
2. 确定加计抵减比例:根据税法规定,不同行业的企业适用的加计抵减比例不同。例如,制造业企业的加计抵减比例为10%,而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基础设施等行业的企业加计抵减比例为15%。
3. 计算加计抵减额:将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乘以加计抵减比例,即可得到当期的加计抵减额。例如,某制造业企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00万元,加计抵减比例为10%,则加计抵减额为100万元 × 10% = 10万元。
4. 抵减应纳税额:将计算出的加计抵减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如果加计抵减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则差额可以在以后纳税期内继续抵减。
举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为制造业企业,2022年10月销项税额为100万元,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为80万元,加计抵减比例为10%。则:
1. 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为80万元;
2. 加计抵减额为80万元 × 10% = 8万元;
3. 抵减后应纳税额为100万元 - 80万元 - 8万元 = 12万元。
通过上述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税额为12万元。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及时、准确地申报纳税,确保享受加计抵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