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木相思可依出自哪里

南有嘉木,相思可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有嘉木,相思可依”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开家乡南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南陵别儿童入京》全文如下:
南陵别儿童入京,北望咸阳涕满巾。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南有嘉木,北有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南有嘉木,北有相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南北两地景色的鲜明对比。南方的嘉木生机勃勃,象征着家乡的美好;而北方的相思则寓意着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李白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南有嘉木”中的“嘉木”指的是美好的树木,这里象征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相思”则是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南北两地,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
在整首诗中,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心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家乡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总之,“南有嘉木,相思可依”这句诗是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名句,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