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种部队与乙种部队

甲种部队与乙种部队是日本帝国陆军在二战前后的两种不同编制的师团,它们在编制规模、装备、任务等方面有所区别。
甲种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在1925年宇垣裁军后保留的常备师团,其编制特点如下:
1. 编制规模:甲种师团采用二旅、四步兵团编制,每个步兵团满编4千4百人,实战兵力编制在15,000至20,000人之间,加上后勤人员,满编人数接近2万5千人。
2. 装备:甲种师团拥有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等直属单位,每个单位采用团级编制。同时,还配备通信、卫生、野战医院、修械单位等。
3. 任务:甲种师团主要负责日本在国内外的主要军事行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机动性。
乙种师团是日本在1938年后以三步兵团制为编组方针的师团,其编制特点如下:
1. 编制规模:乙种师团的编制相对较小,采用三步兵团制,每个步兵团满编4千4百人,实战兵力编制在10,000至15,000人之间。
2. 装备:乙种师团的装备相对甲种师团较为简陋,但仍然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3. 任务:乙种师团主要负责日本在国内外次要军事行动和守备任务,其战斗力略低于甲种师团。
从历史发展来看,甲种师团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初期增编了4支,但在1938年后,日本以乙种师团为编组方针。后因应日本对英美开战后的兵力不足问题,从1940年-1942年间,这些部队接受兵力调整,将步兵团抽出作为新建部队。
总的来说,甲种师团与乙种师团在编制规模、装备、任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军事力量的需求。甲种师团作为日本帝国陆军的精锐力量,在二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乙种师团则在战争后期,日本面临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承担了一定的军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