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作出了什么制定了什么

瓦窑堡会议作出了重要决策,制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会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严重危机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策如下:
1.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严峻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调整党的组织路线:会议强调,为了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调整和加强党的组织路线。这包括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改善党的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以及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动员和教育工作。
3. 确定党的政治路线:会议重申了党的政治路线,即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革命根据地,准备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4. 制定土地政策:会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即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土地国有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5. 加强党的建设:会议强调,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战斗力。这包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会议制定的策略方针和决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