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什么时候被印度吞并的

尼泊尔在19世纪中叶被印度吞并。
尼泊尔的被印度吞并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中叶,具体来说是在1814年至1816年期间。这一时期的尼泊尔,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由外部势力控制的境地。
这场被称为“尼泊尔战争”或“尼泊尔第一英尼战争”的事件,是由于当时尼泊尔的国王吉扬·沙阿(Gyanendra Shah)试图恢复尼泊尔在印度次大陆的传统影响力,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发生了冲突。英国东印度公司当时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强大的殖民统治,并试图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势力。
战争开始于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在几次战斗中击败了尼泊尔军队。1815年,双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Treaty of Sugauli),根据这个条约,尼泊尔被迫做出了一系列让步,包括割让领土、支付赔款、开放边境贸易以及接受英国对尼泊尔内政的干涉。
《辛楚拉条约》实际上削弱了尼泊尔的独立地位,使它成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附庸国。尽管尼泊尔并未完全被吞并,但这个条约标志着尼泊尔主权的大幅缩减,英国对其的控制加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尼泊尔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国家身份。尽管它在政治上受到英国的控制,但尼泊尔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政府、法律和传统。因此,虽然可以说尼泊尔在19世纪中叶被印度吞并,但这种吞并是有限的,尼泊尔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了其国家独立性。
这一时期对尼泊尔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遗产——印度政府——才完全结束了其对尼泊尔的控制。此后,尼泊尔才真正开始了其作为独立国家的现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