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招拍挂的规定

土地招拍挂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管理制度,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公开出让。
土地招拍挂制度是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出让方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有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四种方式。对于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进行公开出让。
2. 适用范围:根据《土地法》及国土资源部相关规章,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四类经营性用地,以及工业用地,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都应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3. 法律依据:《物权法》第137条将工业用地出让纳入招标拍卖挂牌范围,国土资源部39号令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工业用地包括仓储用地但不包括采矿用地。
4. 操作流程: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出让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
5. 优点:招拍挂制度有助于规范土地市场,提高政府管理城市土地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从源头上防止土地批租领域的腐败现象。
6. 法律风险:在招拍挂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程序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充分等,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防范。
总之,土地招拍挂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