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上盖了迁出的章是不是注销了

户口本上盖了迁出的章并不一定意味着户口已经被注销。
户口本上盖的迁出章通常是指个人的户口从原籍地迁往其他地方时,在户口本上所盖的一个官方印章。这个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个人已经完成了户口迁移的手续,并且不再属于原籍地的户籍管理范围。
然而,仅仅因为户口本上盖了迁出章,并不意味着户口已经被注销。户口注销是指官方正式将个人的户籍从原籍地的户籍管理系统中删除,这意味着个人将失去在该地区的户籍资格,无法享受与户籍相关的公共服务和权益。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户口迁移但未注销: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已经完成了户口迁移手续,但在新的户籍地尚未完成落户,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如暂住证、居住证等)无法立即办理户口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户口本上的迁出章只是表明个人已经提出了迁移申请,但户口并未正式注销。
2. 户口迁移后未及时落户:有时候,个人在迁出原籍地后,由于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在新的户籍地落户。这时,户口本上的迁出章仍然存在,但户口并未注销。
3. 户口注销手续未完成: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已经完成了户口迁移,但由于某些原因(如户籍管理系统的更新、错误等),户口注销手续未能及时完成,导致户口本上仍然显示迁出章。
因此,如果户口本上盖了迁出章,个人应该联系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查询自己的户口状态是否已经注销。如果户口未被注销,个人可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以便完成户口注销手续。同时,如果户口已经注销,那么个人将不再拥有原籍地的户籍资格,需要按照新的户籍地的规定来办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