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国是哪个时代的

古蜀国存在于中国先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045年至公元前316年。
古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个古老国家,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区。关于古蜀国的确切起源,史料记载相对较少,但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古蜀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045年。古蜀国的建立与蜀山氏有关,蜀山氏被认为是蜀地的先祖,与岷江上游的蚕丛氏和柏灌氏一样,都是古羌人的一支。
古蜀国在其长达729年的历史上,经历了多个王朝,主要包括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和开明氏等。这些王朝的统治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族群,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对古蜀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蜀国的都城最初位于广都樊乡(今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双流县),后来迁移至成都。在开明九世时,古蜀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冶炼黄金和青铜技术,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显著发展。
古蜀国与中原地区的联系相对较少,但并非完全隔绝。例如,在周武王伐纣时,蜀人曾参与协助。古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掉了古蜀国,古蜀国的历史也因此告终。秦国灭蜀后,蜀地的经济和文化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古蜀国灭亡后,部分蜀人残部在王子安阳王的带领下南迁,最终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持续了五十年左右。
古蜀国的历史虽然相对模糊,但通过考古发现,如成都双元村墓葬群和三星堆遗址,我们得以窥见其文明的一斑。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古蜀国宗教、艺术和技术的实物证据,对于研究古蜀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