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政补助结余属于什么科目

非财政补助结余属于事业单位会计中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非财政补助结余在事业单位会计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事业单位在财政补助之外,通过自身的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与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的结余部分。这一结余部分不仅包括基本支出结转、结余和项目支出结转、结余,还包括事业活动支出结转、结余和经营活动支出结转、结余。
在会计核算中,非财政补助结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科目,而是一个综合性科目,它具体体现在“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这一科目中。这个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事业单位在年末对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处理和分配情况。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 科目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它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变动情况。
2. 核算内容:
事业结余: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结转至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或借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经营结余:如果经营结余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将其余额结转至本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如果为借方余额,即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其他结余:包括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结转和分配。
3. 年末处理:在年末,事业单位会对本年度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进行结算,将结余部分按照规定进行分配,包括留归本单位使用、上缴上级单位、转作资本等。
4. 与事业基金的关系: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形成事业基金,年末借记或贷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贷记或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总之,“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是事业单位会计中用于反映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和处理结果的科目,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科目的核算,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业单位非财政资金的结余状况和分配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