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步骤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制订改制方案、履行决策程序、开展审计评估、实施产权交易和办理变更登记。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以下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具体步骤:
1. 制订改制方案:企业需进行改制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改制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改制的目标、方法、时间表等。
2. 履行决策程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履行决策程序。这通常包括提交给企业决策层、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3. 开展审计评估:公开选聘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同时,还需做好职工民主程序、劳动关系处理、合法合规审核、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工作。
4. 实施产权交易:在做好产权交易准备工作后,实施进场交易,完成产权交割。这一步骤可能涉及公开征集受让方,并通过拍卖、招投标或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
5. 办理变更登记:完成产权交割后,需做好国有产权和工商变更登记等事宜,确保企业改制后合法合规。
此外,改制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清产核资: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
财务审计: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
资产评估:依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
方案报批:《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需提交企业决策层、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并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信息公示:转让方需到产权交易中心登记,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以确保改制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