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空泡效应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19故梦时间:2024-07-03

螺旋桨空泡效应最早是在19世纪末被发现的。

螺旋桨空泡效应是指在螺旋桨推进过程中,由于桨叶前缘附近的压力低于周围水体的压力,导致水在桨叶前缘形成空泡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在19世纪末被科学家们观察到。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空泡效应会对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包括降低推力、增加噪音和振动等。因此,对螺旋桨空泡效应的研究成为了船舶推进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