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什么意思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过比较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相等,以检验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会计核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基于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和会计恒等式来实现的。在借贷记账法中,每一笔经济业务都需要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进行记账,这意味着每笔交易都会在至少两个账户中产生相应的借贷方记录,且借贷金额必须相等。
具体来说,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 收集数据:首先,会计人员需要收集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
2. 计算合计:然后,将这些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合计。
3. 比较合计:将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进行比较。
4. 判断平衡:如果借方合计数等于贷方合计数,则说明会计记录在发生额上是平衡的,这表明会计记录在发生额上没有错误。
这种试算平衡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即每一笔交易都应当有相等的借方和贷方记录。
会计恒等式:即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所有者权益总额。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发生额试算平衡只能确保在发生额上没有错误,并不能保证会计记录在账户余额上也是正确的。因为某些错误(如借贷方向颠倒、重复记账等)可能不会影响借方和贷方的总额相等。因此,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种初步检查,但并非最终的审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