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的是什么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中,我国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 减量化原则:这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首要原则。通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从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这包括优化产品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2. 资源化原则:固体废物中往往含有可回收和再利用的资源。资源化原则强调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这包括废物的回收、分拣、处理和再利用等过程。
3. 无害化原则:对于不能资源化的固体废物,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这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以确保废物的处理不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要坚持上述原则。此外,法律还强调以下原则:
污染担责原则: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中,要注重预防,通过综合治理,实现污染的源头控制。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政府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同时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
城乡统筹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要兼顾城市和农村,实现城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坚持这些原则,我国旨在构建一个无废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