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是怎么实现的

骗取出口退税通常是通过伪造出口单证、虚假报税、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手段实现的。
骗取出口退税是指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骗取出口退税的方式:
1. 伪造出口单证:企业通过伪造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发票、运输单据等出口单证,虚构出口交易,从而骗取退税。这种方式通常需要企业内部人员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共同完成。
2. 虚假报税:企业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虚报出口货物的销售额、出口数量、出口单价等信息,使得实际出口额与申报额不符,从而骗取退税。这种手段需要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篡改财务数据。
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利用国家对特定行业、特定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虚构业务、虚构出口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例如,某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将内销货物申报为出口,或者将出口货物申报为免税货物,来骗取退税。
4. 内外勾结:不法分子与出口企业内部人员勾结,通过虚构出口业务、伪造单证等手段,骗取退税。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人员可能因为收受贿赂而参与其中。
5. 利用电子发票: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发票的便捷性,伪造发票内容,虚构出口业务,骗取退税。
6. 假出口真内销:企业将国内生产的货物通过虚假出口,然后在国内销售,以此骗取退税。
为了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出口退税审核、提高出口退税申报门槛、加大对骗税行为的处罚力度等。然而,骗取出口退税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