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西线起止点

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分别起始于长江流域,其中东线起始于江苏扬州,中线起始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闸,西线起始于青海省的通天河。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中国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型水利工程,旨在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是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每条线路都有其特定的起止点和调水目标。
东线起始于江苏省扬州市,主要利用长江水资源,通过京杭大运河等渠道,将长江水调至黄海,以缓解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东线工程主要涉及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
中线工程起始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闸,以汉江丹江口水库为水源,通过总干渠,将水资源输送到华北地区。中线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对改善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西线工程则起始于青海省的通天河,该工程的目标是将长江上游的水资源引至黄河上游,以解决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目前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东中西三条线路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而西线工程仍在研究中。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还有利于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