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分鬃是第几个动作

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二十四式中的第十七个动作。
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二十四式中的经典动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太极拳的柔和、内敛,还蕴含着丰富的武术内涵。在太极拳的练习中,野马分鬃通常被安排在第十七个位置,这也是其动作编号的由来。
野马分鬃动作的名称来源于武术中的“马步”和“分鬃”,马步指的是太极拳中的基本步型之一,要求练习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身体重心下沉,形成稳定的根基。而“分鬃”则是指将马步中的腿部肌肉放松,使腿部肌肉如同鬃毛一般,既柔韧又富有弹性。
具体来说,野马分鬃的动作要领如下:
1. 从之前的动作过渡到野马分鬃时,首先保持身体平衡,右脚向前迈出一步,与左脚成马步,身体重心下沉。
2. 双手抬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成抱球状,手掌心相对,与肩同高。
3. 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向左下摆动,右手则向右上摆动,形成一个圆弧。
4. 在摆动过程中,右脚继续向前迈出,与左脚平行,身体重心前移,形成新的马步。
5. 左手摆动至最低点时,掌心朝内,右手摆动至最高点时,掌心朝外。
6. 最后,双手同时回收,回到原位,准备进行下一个动作。
野马分鬃动作的练习对于提高太极拳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体现了太极拳中“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即通过柔和的动作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练习野马分鬃时,需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保持动作的流畅和身体的放松,以达到太极拳练习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