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是第几个解放的城市

长春市是东北解放战争中解放的第14个城市。
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长春市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东北解放战争是1945年至1948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地区进行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场战争是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最终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长春市的解放经历了几个阶段。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长春市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由于长春市的军事工业和交通地位重要,国民党军队试图固守长春,而中国共产党则力图迅速解放这座城市。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开始对长春进行包围。经过激烈的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在1946年5月3日成功解放了长春市,这是长春市第一次解放。然而,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反击,长春市在1946年6月又重新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
随后,双方在长春市及周边地区展开了拉锯战。1948年10月,东北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长春市再次成为战略目标。在这次战役中,东北解放军采取了围困战术,切断国民党军队的补给线,使敌军陷入困境。
经过长达数十天的围困,国民党军队在长春市内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士气低落。1948年10月17日,东北解放军向长春市发起了总攻。经过激战,国民党军队最终无法抵挡,长春市在1948年10月19日再次被东北解放军解放。
长春市的第二次解放,标志着东北战局的根本扭转。此后,东北解放军乘胜追击,迅速解放了东北全境,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春市的解放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战场的战略胜利,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精神。
综上所述,长春市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是第14个被解放的城市,其解放过程是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革命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