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铸币金属是什么

我国最早铸币金属是青铜。
我国古代铸币的历史悠久,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青铜。在古代,由于技术水平有限,金属货币多以金属块的形式存在,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割和称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增多,为了方便交易和保证货币的统一性,出现了在金属块上加盖印记、注明重量和成色的做法。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我国最早的铸币大约出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这些早期的铸币主要是青铜材质,因为青铜在当时既易于铸造成型,又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青铜铸币的形状多样,有刀、布、圜钱等,这些铸币不仅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成为了研究古代货币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铸币的材料逐渐多样化,除了青铜外,还出现了铁、银、金等材质。特别是到了汉代以后,铜钱逐渐成为主要的铸币材料,因为铜的产量高、价格相对较低,且便于铸造。然而,青铜铸币在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货币铸造技术的进步和货币制度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