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区的区花是什么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紫荆花又称红花羊蹄甲,属于苏木科常绿中等乔木。它的叶片圆形、宽卵形或肾形,顶端裂为两半,形状似羊的蹄甲,因而得名。紫荆花的花期在冬春之间,花朵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紫荆花终年常绿繁茂,耐烟尘,适合作为行道树。此外,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紫荆花在香港的象征意义源于其独特的历史。在明朝冯梦龙所著的《三言二拍》中,紫荆花“枯而复荣”的意象,被用来暗喻兄弟情谊。这种花在江南到北方的许多城市中都很常见,是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
紫荆花成为香港的区花,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紧密相连。1997年7月1日,香港从英国手中回归祖国,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此背景下,紫荆花因其与香港同胞的情感联系和象征意义,被选为区花。香港的区旗上就采用了紫荆花的图案,区旗的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原则。
紫荆花不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象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香港市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每逢春暖花开季节,紫荆花盛开,万紫千红,成为香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二期向维多利亚港一面的金紫荆广场,就有象征香港主权移交的金紫荆雕像,体现了香港同胞对紫荆花的热爱和对香港未来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自然美景,更是香港历史文化和社会情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