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哪一年

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1993年。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减少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以下是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相关内容:
1. 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2. 改革发展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196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工人、职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的几项规定》。
3.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1979年至今):1979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进入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
b.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险法》。
c.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
d.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e. 发展住房保障制度:200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住房保障条例》。
4. 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始于1949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993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