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什么时候开始的

国际金融危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
国际金融危机,也被称为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金融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初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1世纪初,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繁荣期,房价不断攀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推出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的发放对象主要是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人。随着房价的上涨,借款人似乎能够轻松地通过房屋增值来偿还贷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开始下跌,许多借款人无法承担日益增长的贷款利息,开始出现违约。这一现象首先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显现,随后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原因在于,这些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所谓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担保债券(CDO),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交易。
当房价下跌和借款人违约现象加剧时,这些证券的价值开始缩水,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大量此类资产贬值。这一过程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紧张,使得银行难以从彼此那里获得资金。
2007年7月,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遭遇重大亏损,这标志着金融危机的正式开始。随后,雷曼兄弟、美林、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或被收购。
金融危机的蔓延迅速波及全球,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纷纷采取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降低了利率,并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欧洲和日本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这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金融机构的重组、监管政策的加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球金融体系逐渐恢复稳定,但这场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