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是以什么界定的

二套房是以借款人家庭为单位,结合住房面积和贷款记录进行界定的。
二套房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标准:
1. 家庭为单位:二套房的界定是以借款人家庭为单位,包括借款人本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这意味着,即使家庭成员中有人名下有住房,只要整个家庭没有超过一套住房,再次购房仍然可以被视为首套房。
2. 人均住房面积:二套房的认定还与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有关。如果借款人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住房面积水平,那么在再次申请住房贷款时,仍可按照首套房的贷款政策执行。这一标准旨在避免家庭过度购房,造成资源浪费。
3. 认房又认贷:新出台的二套房标准采取了“认房又认贷”的原则。这意味着,即使借款人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符合首套房标准,但如果家庭名下已有住房贷款记录,再次申请贷款时,将按照二套房贷政策执行。
4. 异地购房贷款:对于异地购房贷款的情况,还需提供1年以上拟购房地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如果无法提供这些证明,那么无论借款人家庭是否有住房,都将按照二套房贷计算。
5. 贷款政策差异:二套房的贷款政策通常比首套房更为严格。例如,首付比例可能更高,贷款利率也可能更高,以此来抑制投机性购房。
综上所述,二套房的界定不仅考虑了家庭成员的住房状况,还包括了人均住房面积、贷款记录以及异地购房等因素。这样的界定旨在通过金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