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有社保和没社保的区别

买房有社保和没社保的主要区别在于购房资格的获取、购房区域的选择以及购房政策的享受等方面。
1. 购房资格获取:在许多城市,外地户口居民想要购房,需要提供连续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证明。例如,在北京,外地户口居民需要至少缴满5年的社保才能购房;在成都,外地户口居民需要连续缴纳24个月的企业社保才能购房。而没有社保的外地居民则可能无法满足这一条件,从而失去购房资格。
2. 购房区域选择:对于有社保的购房者,他们可能拥有更广泛的购房选择权。例如,在成都,本地户口居民只需连续缴纳12个月企业社保,即可购买户口所在区域的房子;而外地户口居民则可能需要连续缴纳24个月企业社保,且购房区域视社保最后一个月归属地而定。
3. 购房政策享受:有社保的购房者可能享受更优惠的购房政策,如贷款利率、购房补贴等。此外,有社保的购房者可能更容易获得购房资格证明,从而简化购房流程。
4. 断缴影响:社保断缴可能会对购房资格产生影响。例如,在北京,一旦社保断缴,则需重新计算购房资格的缴纳年限。
5. 其他影响:在没有社保的情况下,购房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首付比例,甚至可能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综上所述,买房有社保和没社保在购房资格、购房区域、购房政策享受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对于打算购房的居民来说,提前了解当地购房政策,确保社保缴纳符合要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