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资产转回固定资产

17蔡文姬打野了时间:2024-07-04

持有待售资产转回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将原本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重新评估后认定其不再符合持有待售条件,从而将其从持有待售类别转回至固定资产类别。

持有待售资产转回固定资产是企业会计处理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市场环境变化、经营战略调整等,导致一些资产不再符合继续持有或使用的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这些资产可以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以下是持有待售资产转回固定资产的详细内容:

1. 持有待售的定义:持有待售资产是指企业已经决定出售,并且出售是当前意图的资产。这些资产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出售是当前意图的;(2)出售极可能发生;(3)出售价格已确定。

2. 转回的条件:当持有待售资产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将其转回为固定资产:

企业不再打算出售该资产;

该资产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条件;

企业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能够可靠计量。

3. 会计处理:

如果资产转回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即营业外收入;

如果转回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小于其账面价值,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即营业外支出。

4. 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拥有一栋办公楼,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决定出售该办公楼。在出售过程中,企业将办公楼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经过一段时间,企业决定不再出售该办公楼,并重新评估其价值。如果评估结果显示,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可以将该办公楼从持有待售类别转回为固定资产,并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 注意事项:

企业在转回持有待售资产时,应确保转回决策的合理性,并提供充分的证据;

企业应密切关注转回后的资产使用情况,确保其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

总之,持有待售资产转回固定资产是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进行资产分类和会计处理。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