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由谁建造为什么而造

乐山大佛是由唐朝的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旨在镇压江河洪灾,保护当地百姓平安。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它的建造始于公元713年,由唐代名僧海通和尚发起。乐山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水势凶猛,常常造成船只颠覆和人员伤亡。海通和尚为了减少水势,保护当地百姓,决定在凌云山上开凿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
海通和尚在筹集资金时,甚至挖出自己的眼球放在盘子里,以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乐山大佛的建造历时90年,海通和尚本人直至去世也没有看到大佛的完工。在他的徒弟和地方官员的支持下,大佛最终在公元803年完工。乐山大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其巧妙的排水系统还保护了当地的安全,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