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其作用包括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强食品营养价值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1. 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BHA、BHT等,用于防止食品中的油脂氧化,保持食品新鲜。
3. 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使其更具吸引力。
4. 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减少糖分的摄入。
5. 增稠剂:如明胶、琼脂等,用于改变食品的质地,使其更加柔滑。
6. 乳化剂:如大豆磷脂、单甘酯等,用于使油脂和其他成分混合均匀,提高食品的稳定性。
7. 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醋酸等,用于调整食品的酸碱度,改善口感。
8. 酶制剂:如葡萄糖氧化酶、淀粉酶等,用于加速食品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例如,硫磺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糖、淀粉、医药、酿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标准号为GB 3150-2010,用于杀菌、漂白和入药等。但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关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