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上为什么没有4/7的发音

古筝上没有4/7的发音,主要是因为古筝的音域和音律设计所决定的。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古筝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够演奏出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然而,在古筝上并没有4/7的发音,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古筝的音律设计是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即宫、商、角、徵、羽五音。这种音律体系与西方的七声音阶存在本质区别。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古筝的音位排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4/7这样的音位在古筝的音位排列中并不存在。
其次,古筝的音域范围有限。古筝通常有21根弦,按照音高从低到高排列,涵盖了两个八度加上一个半音的音域。在这个音域内,古筝能够演奏出大多数常见的音符。然而,4/7这个音高超出了古筝的音域范围,因此无法在古筝上发音。
再者,古筝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也限制了4/7发音的可能性。古筝的每根弦的长度、张力和材质都会影响其音高和音色。在古筝的设计中,为了达到最佳的音色和音质,每根弦的长度和张力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如果要在古筝上加入4/7这样的音位,就需要对弦的长度、张力和材质进行调整,这可能会破坏古筝原有的音色和音质。
最后,从音乐表现的角度来看,古筝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与4/7这样的音高并不匹配。古筝的音乐风格通常以柔美、抒情为主,而4/7这样的音高在音乐中并不常见,也不利于表现古筝的传统音乐风格。
综上所述,古筝上没有4/7的发音是由于其音律设计、音域范围、制作工艺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古筝的传统特色,也使得古筝能够在音乐表现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