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界别如何划分

23ご沉默菋噵ご时间:2024-07-04

政协界别划分主要依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代表性人士及其所属的群体。

政协界别的划分是人民政协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确保各阶层、各领域、各民族、各宗教以及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均有代表,从而实现广泛团结和民主协商。政协界别的划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政治性原则:界别划分首先要体现政治上的广泛性,确保不同政治派别和无党派人士都有代表。

2. 代表性原则:界别划分要体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代表性,确保各界人士在政协中有充分的代表权。

3. 协商性原则:界别划分要有利于不同界别的委员之间进行协商,形成共识。

以下是政协常见的界别划分:

中共界:包括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的中共党员。

民革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

民盟界:中国民主同盟成员。

民建界: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

民进界: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

农工界: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

致公界:中国致公党成员。

九三学社界:九三学社成员。

台盟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员。

无党派人士界:无党派爱国人士。

工商联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其所属商会成员。

宗教界:各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

特邀香港人士界:香港特别行政区爱国人士。

特邀澳门人士界:澳门特别行政区爱国人士。

特邀台湾人士界:台湾同胞。

文化艺术界: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戏剧家、电影家等。

科学技术界: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社会科学界:包括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

经济界:包括企业家、经济管理人员等。

农业界:包括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等。

教育界:包括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

体育界: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人员等。

医药卫生界:包括医生、护士、医药科研人员等。

新闻界:包括记者、编辑、新闻管理人员等。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人员、社会保障工作者等。

港澳台侨界: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少数民族界: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代表人士。

政协界别的划分有利于发挥各界的专业特长和代表性,促进不同界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业建言献策。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