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通过科学分类、高效回收、合理处理和深度加工,将城市生活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的过程,旨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旨在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首先,加强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通过实行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我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再生资源回收,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目前,江苏省已有1.3万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和1.14万个回收网点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再次,加大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我国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综合整治,提高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海南省海口市通过实施多项措施,如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采用积分奖励和有偿回收方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同时,我国商飞公司的ARJ21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成功进行了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演示飞行,这种SAF燃料是以废弃的动植物油脂、油料、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替代燃料,有助于降低碳排放。
最后,加强政策引导。我国11个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的目标。同时,加强污水处理领域甲烷收集利用,提高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完善回收体系、加大处理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政策引导,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