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温度带的划分

五大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依据是活动积温。
五大温度带的划分是气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地球不同纬度区域的气候特征。在我国,这一划分主要是基于活动积温,即一年中气温高于一定阈值(通常为10°C)的持续时间及其累积温度。
具体来说,我国的五大温度带从南向北依次为:
1. 热带:位于我国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台湾南部、广东南部等地。这里全年气温高,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充沛。
2. 亚热带:位于热带向北延伸,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亚热带地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3. 暖温带:包括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南部等地。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两季较短,降水分布较为均匀。
4. 中温带:位于暖温带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大部分地区、内蒙古等地。中温带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春秋两季较长,降水分布不均。
5. 寒温带:位于中温带以北,包括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等地。寒温带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两季不明显,降水较少。
此外,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形成了高原气候区,不属于上述五大温度带之一。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