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地球上出现太阳直射现象

一年之中,地球上出现太阳直射现象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现象,这是由于地球的倾斜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形成的66.5度倾角所导致的。这一倾角使得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一年中沿着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从而形成了太阳直射现象。
首先,赤道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太阳光线的直射现象最为频繁。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时刻,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这两个时刻恰好位于赤道上。春分通常在3月21日前后,而秋分则在9月23日前后。
其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即纬度在23.5度以内的区域,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通常在6月22日前后,这一天称为夏至,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白昼最长,夜最短。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通常在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称为冬至,此时北半球进入冬季,昼最短,夜最长。
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即纬度恰好为23.5度的地区,一年中仅能有一次太阳直射。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之外的高纬度地区,由于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较远,因此一年中不会出现太阳直射现象。这些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个时候会经历极昼或极夜现象。
总结来说,地球上出现太阳直射现象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其中赤道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而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和南北回归线之外的高纬度地区则分别只有一次或没有太阳直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