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地跨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个省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工业中心。这片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该平原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在地理构造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这片平原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道,使得这里成为“水乡泽国”。水陆交通发达,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方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同时,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
工业方面,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该地区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产业集群。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逐渐崛起。
总之,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在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