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税指的是那些税目

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流转税,又称为流转课税或流通税,是指以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这类税收的特点在于,它们通常是在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过程中,根据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或数量来计算税款的。
具体来说,流转税包括以下几种税目:
1. 增值税:这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它是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税。增值税的收入占我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的征收采用税款抵扣制度,以避免对商品或服务流转过程中的重复征税。
2. 消费税:这是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调节特定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确保政府收入。消费税通常在商品销售时由卖家收取,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3. 营业税:这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但在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已经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4. 关税:这是主权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和政治的需要,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的征收旨在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流转税的特点在于其普遍性和广泛性,不仅涉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包括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既对国内商品征税,也对进出口的商品征税,税源较为充足。此外,流转税通常以销售额和营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不受生产、经营成本和费用变化的影响,有利于国家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