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大小凉山如何分

28寒梅↘傲立时间:2024-07-05

四川的大小凉山是通过黄茅埂为界来区分的,黄茅埂以东为小凉山,黄茅埂以西为大凉山。

四川凉山的大小凉山区域是中国四川省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这里的“大小凉山”并非单指一座山或一个山脉,而是指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部,主要涵盖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雅安市的部分县。大凉山的地理特征是海拔较高,山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在2000米至3000米以上。主要山脉包括小相岭、马鞍山、碧鸡山、大风顶、狮子山和螺髻山等,其中小相岭的海拔最高,达到了4791米。大凉山的地表由砂泥岩、石灰岩、变质岩等组成,地形以山原为主,地表相对高差大多在数百米以内,是当地良好的牧场。大凉山的山间多断陷盆地,如昭觉、布拖、越西、竹核等,有“凉山十坝”之称。

小凉山则位于大凉山的东面,主要覆盖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以东的地区,包括乐山境内的马边、峨边、金口河以及凉山境内的美姑、甘洛、雷波、金阳等县。小凉山的海拔相对较低,山脊海拔一般在2000米左右,地形以短轴背斜山地为主,背斜轴部由石灰岩、玄武岩等组成,两翼及向斜为中生代红色砂泥岩。由于金沙江、马边河等河流的切割,山峰陡峻,谷坡达到35至40度以上,岭谷高差可达500至1000米。

在地理上,大凉山和小凉山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虽然两个区域在海拔和地形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行政区划上,大小凉山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根据习惯和地理特征,人们通常以黄茅埂为界来区分大凉山和小凉山。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