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怎么规定计件工资的

劳动法规定,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或作业量,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计件工资制度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形式,它要求企业根据劳动者完成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工资。
具体规定如下:
1. 计件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可以采取直接无限计件、间接无限计件、直接有限计件、间接有限计件等多种形式。
2. 计件单价:计件单价是根据国家规定或企业内部的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标准确定的。企业应当公布计件工资标准,使劳动者了解自己的劳动报酬。
3. 劳动定额:企业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劳动定额,保证劳动定额的水平与实际劳动生产率相适应。
4. 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按完成的产品数量计算、按完成的工作时间计算、按完成的作业量计算等。
5. 特殊情况的计件工资:对于因生产任务不足、停工待工等原因造成劳动者不能正常完成计件定额的情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
6. 保障劳动者权益: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剥夺劳动者的计件工资,劳动者有权对计件工资的支付提出异议,并要求企业改正。
总之,劳动法对计件工资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同时鼓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在实行计件工资制度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理制定计件工资标准,并确保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