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从昌盛到灭亡转折点在哪

太平天国从昌盛到灭亡的转折点主要发生在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其从昌盛到灭亡的转折点主要集中在天京事变这一关键事件上。
太平天国在1851年由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随后迅速发展壮大。在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太平天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太平天国从昌盛到灭亡的转折点出现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的一场权力争夺战,主要围绕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的权力斗争展开。在这次事变中,杨秀清被杀,韦昌辉也自杀,石达开则逃亡,太平天国的领导层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使得太平军在与清军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其次,事变导致太平天国内部矛盾加剧,士气低落,人心不稳。再者,天京事变暴露了太平天国领导层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使得外界对太平天国的信心大减。
此后,太平天国虽然仍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但由于天京事变的严重后果,太平天国的昌盛局面一去不复返。1864年,天京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因此,天京事变无疑是太平天国从昌盛到灭亡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