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是出自哪里的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名作品《庄子·秋水》。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在《庄子·秋水》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用来比喻那些见识短浅、见识不广的人。故事中,有一只青蛙住在一个很小的井里,它对天空的大小一无所知,因为它所能看到的只是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当一只从大海来的大鸟飞过井口时,青蛙以为那是一只巨大的昆虫,因为它从未见过那么大的生物。大鸟告诉青蛙,世界上还有比井口更大的天空,但青蛙不相信,因为它只见过井口那么大。
这个寓言通过井底之蛙的视角,揭示了人的见识受限于生活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局限性。成语“井底之蛙”因此用来形容那些视野狭窄、自以为是的人。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以告诫人们要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不要被狭隘的见识所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