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性辞退有哪些情形可以仲裁

18淡妝り时间:2024-07-04

过错性辞退的情形可以仲裁主要包括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过错性辞退,即劳动者因自身原因被用人单位辞退,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就辞退的合法性提出仲裁申请。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形,这些情形下的过错性辞退可以申请仲裁:

1.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劳动者因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3.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时,有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行为,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6. 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上述情形中,劳动者如果认为辞退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裁决。

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如劳动合同、违纪记录、调查报告等。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其辞退决定合法,如规章制度、会议记录、处罚决定等。

总之,过错性辞退的情形下的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途径。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应当充分准备相关证据,并按照仲裁程序进行,以期获得公正的处理结果。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