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之后再审是怎么个程序

15搜狗搜着你时间:2024-07-06

终审之后再审的程序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终审之后再审,即在一审、二审结束后,当事人对判决或裁定不服,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或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过程。以下是再审程序的详细步骤:

1. 提出再审申请:

当事人应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六个月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2. 审查申请:

法院收到再审申请后,首先进行形式审查,确保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如果申请符合条件,法院将进行实质审查,评估是否存在法定再审事由。

3. 立案:

审查通过后,法院决定立案再审。

再审案件由原审法院审理的,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的,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

4. 组成合议庭:

立案后,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不少于三人。

合议庭成员不得少于原审法官的人数。

5. 开庭审理:

合议庭应当开庭审理再审案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

开庭审理的程序与一审或二审程序类似,但侧重于审查原审中的程序错误和法律适用问题。

6. 判决或裁定:

开庭审理结束后,合议庭根据审理情况,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

如果再审认定原判决或裁定错误,应当予以纠正。

7. 执行:

再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参照原审案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再审程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因此程序相对严格,且只有满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启动。此外,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