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投资计入“长期投资”科目。
在会计核算中,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了长期持有而进行的投资,通常包括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投资会计处理的核心是区分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以及正确核算长期投资的成本、收益和减值。
长期投资的具体会计科目如下:
1. 长期股权投资:这是指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相应的会计科目为“长期股权投资”。
2. 长期债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长期债券投资等,这些投资通常是为了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科目为“长期债权投资”。
3. 投资性房地产:这是指为出租或投资目的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科目为“投资性房地产”。
在具体操作中,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初始计量:长期投资在取得时,应按照实际支付的成本计量,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后续计量: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其性质和会计政策,可以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时,长期投资的价值保持不变;采用权益法时,则根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化调整长期投资的价值。
收益确认:对于采用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减值测试:长期投资应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总之,长期投资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其会计核算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