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完工后,工程竣工验收应由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
在单位工程完工后,工程竣工验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工程从建设阶段转入使用阶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的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并邀请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
以下是详细内容:
1. 建设单位的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体,负责组织验收工作。
建设单位需确保工程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满足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建设单位应组织成立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负责制定验收方案、审查验收资料、组织现场验收等。
2.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参与:
设计单位应提供设计文件、施工图等技术资料,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需提供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保修书等施工资料,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提供监理报告,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
3. 验收程序:
验收前,建设单位需将验收方案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验收时,验收委员会需审查相关资料,对工程实体进行现场检查。
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备案。
4. 验收标准:
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工程应具备使用条件。
5. 验收结果:
验收合格,工程可投入使用。
验收不合格,需整改后重新验收。
总之,单位工程完工后的竣工验收是一个多环节、多参与方的复杂过程。建设单位作为组织者,需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也应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